2011年12月20日,GMAC(GMAT考試的主辦方美國管理學研究生錄取委員會)和GMAT復習資料中最為中國學生所熟知的模擬題題集——GWD題的創始人管衛東先生走到一起,共同出席由博智教育舉辦的2012GMAT改革暨亞太商學院研討會。中歐國際工商學院、長江商學院等采用GMAT考試為錄取分數的商學院招生官員受邀一起討論即將于2012年6月份實施的GMAT考試改革。
GMAC亞太區余菁維先生表示,新的GMAT考試實際上改變并不多。作文部分原來有兩篇,但新的GMAT只有一篇作文,作文分數是0到6分,多出來的30分鐘用作綜合推理部分。所以對于考生來說,剩下的部分是不變的,只是減少一道作文題,增加了一道綜合推理,時間不變,考分不變。對于GMAC來說,造成的影響已經降到了程度。在備考過程中,考生完全可以比較安心地去準備其余的部分。
博智教育的講師管衛東老師提到,在GMAT考試中態度決定成敗。而對考試很多人態度并不端正,很多考生把GMAT考試當成僅僅是個考試。雖然考分高能讓考生被好學校錄取,但是這個考試還有其他價值。比如,在你復習GMAT考試過程中,能夠體會非常多的能力,比如學生通過這個考試,能力性地學習,而不是知識性地學習。管衛東稱,中國已經有個別的外企把GMAT考試作為求職性能力的概念點了。
GMAC測試部副總裁公開了2011年8月GMAC在今年8月GMAT考生所做的調查。GMAC共收集了1176份調查數據,其中227人來自中國考生(是指定居在在中國,不包含在國外參加考試的中國公民考生),在這227個中國考生中,30是男生,70%是女生。相比06年的調查,女生的比例大幅提升。
同時在中國考生的年齡層次上,從06年起,考生向低齡化、大學生蔓延,在11年8月的這批考生中,75%的考生年齡小于25歲,只有11%的考生大于29歲,14%的考生處于25-29歲之間。從2006年起,大學生或處于研究生階段的人群參加GMAT考試的人數在增加。從另一方面說,中國大學生對于我國研究生階段的教育不滿意情緒在增加,出國讀MASTER的傾向越來越大。
就每周花在GMAT復習的時間上來說,中國考生的人均復習時間是全球的,達到了27.1小時,均攤到每天來說,是3.87將近4個小時的時間都在備戰GMAT。與博智建議的每天備考2小時有一倍差距。從全世界來說,排名第二的印度考生每周備考時間是17.4小時,遠低于中國考生,與歐洲考生的15.7小時比較接近。每周備考時間最短的當之無愧是北美考生,只有11.9小時,均攤到每天的備考時間來說,不到2個小時,只有1小時40分鐘,整整比中國考生少了2個小時多。如果再把備考周期,與備考周期內的每周備考時間聯系起來思考的話,中國考生在備考的時間總長度上是遠超歐美、印度考生好幾倍的。
在統計樣本內的GMAT中國重考生的總成績提分量,人均提分是37分,其中數學提分人均只有0.9分,這與中國考生的數學成績本身就比較高,提分空間有限有極大原因。語文分人均提分為3.5分,但還是在某種程度上說明,中國考生投入重考的性價比不是很高。